您现在的位置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林州市 > 任村镇

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任村镇文化旅游景点

[移动版]

盘阳村传统民居

任村镇盘阳村地处豫晋冀三省公路交叉点上,北临漳河天堑,西依巍巍太行。特殊的地理位置,优美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它的辉煌历史。《读史方舆纪要》记载:“东晋大兴二年(319年),石勒建后赵,曾设县于此。宋端拱元年(988年)建城,周围二里,高一丈五尺。”当时,这里还是北宋王朝设置的“磻阳务”所在地,置监管及民工600人,每年二月至十月,采木于林虑山,经漳河水运至河北诸地。现存的盘阳古街多为明清时代建筑,全长1华里,街道呈“L”形,代表性建筑有东券门、八角亭、灵泽殿、卢家大院、北券门等。如今,排列在古街两旁的几十座民居、店铺、厅堂、楼阁面貌依旧。加之千年磨就的光滑平坦的石板路映衬,行人至此,触景生情,昔日的繁华闹市便会浮现眼前。东券门位于盘阳

林州昊天观

昊天观位于安阳林州任村镇任村,当地人俗称“北庙”。院落呈平面长方形,占地面积1350平米,是一处供奉祭祀玉皇大帝的道教活动场所。昊天是中国神话中玉皇大帝的名字,是中国民间信仰的最高神灵。玉皇大帝又名玉皇、玉帝、昊天金朔阙玉皇大帝,原为道教的四大天帝之一,后来成了受全民崇拜的最高神灵。玉皇大帝起源于上古时期人们对天帝的崇拜,当时的古人认为风雷雨电、雹雪霜冻等自然现象,全是由天上的神仙操纵。这些神仙的最高统帅就是天帝(中国民间俗称老天爷)。于是,便产生了玉皇大帝的形象。在古人的心目中,要想过上安居乐业、风调雨顺的日子,就必须敬奉好天帝。昊天观之类的祭神场所便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任村昊天观始建于明朝初期,具体年月现已失考。观内建筑创建时

红旗渠

1960年2月11日,为了彻底改变恶劣的生存和发展条件,十万林州儿女踏入了茫茫太行山中与大自然进行了一次空前规模的大决战。他们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逢山凿洞,遇沟架桥,苦战十年,削平了1250座山头,凿通了211个隧洞,架设了152座渡槽,终于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腰上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有人做过计算,如果把修建红旗渠挖砌的土石筑成高2米、宽3米的石墙,它的长度可以从南国的广州一直连接到北国的哈尔滨。红旗渠以浊漳河为源,渠首建在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总干渠墙高4.3米,宽8米,长70.6公里。在分水岭分为3条干渠,南去北往延伸到林州腹地。第一干渠长39.7公里,

天津院

天津院位于林州市任村镇前峪村,年代为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安阳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桑耳庄村药王庙

桑耳庄村药王庙位于林州市任村镇桑耳庄村,年代为清,为安阳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村古戏楼

古城村古戏楼位于林州市任村镇古城村,年代为清,为安阳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阳耳庄村明清建筑

阳耳庄村明清建筑(驸马院、望京楼)位于林州市任村镇阳耳庄村,年代为明、清,为安阳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盘龙山红色粮仓

盘龙山红色粮仓位于林州市任村镇盘龙山村,年代为近现代,为安阳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任村革命文物旧址

任村革命文物旧址(冀南银行旧址、八路军总部豫北办事处旧址、德兴贸易货栈旧址)位于林州市任村镇任村,年代为近现代,为安阳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