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灵宝市 > 豫灵镇

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豫灵镇文化旅游景点

[移动版]

亚武山

亚武山位于灵宝市豫灵镇南25公里的小秦岭山脉之中,东据崤函,西临潼关,背靠秦岭,俯视黄河,主峰海拔2156.9米,总面积100平方公里,是河南省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风景名胜区。相传真武大帝在此出家,后转至湖北武当山得道,这里便称作亚武山。远看诸峰如凤凰展翅,跃跃欲飞,故又名凤凰山。亚武山自然景观雄、险、奇、秀。自甘泉峪入山。犹如走进幽深的天然画廊,清泉潺潺,奇峰竞秀,巨石峥嵘。迎宾石笑迎宾客;同心石鼓劲添力;豆腐峰像一块豆腐堆垒而起;鸡鸣峰似一只报晓的雄鸡伸颈长鸣;四郎寨、石女峰像一对情人在含情相望;五色石相传为女娲补天所留;仙人盆、仙人床据说是供神仙洗澡和休息的地方;在亚武山巅开放的娇艳妩媚的牡丹,传说是当年牡丹姊妹被武则天贬往洛

贠家大院

贠家大院位于灵宝市豫灵镇底董村焦村自然村。大院建于清晚期。建国后,收归国有,20世纪60年代,乡财政出售给贠承业等八户人家。大院坐北朝南,主院居中部,西侧各有偏院一座,三座院均为二进式,主院大门前有照壁,大门设在主院中部,两边各有门房三间,通宽19米,进深7米,门房后为厅房,厅房五间,中部为通道,厅房后东侧为书房,书房三门间,书房后为二门,二门为砖雕圆门,二门内有东西厢房,各三间,上房为五间,主院通长140米,偏院,每偏院均宽15米,厅房各三间,偏院、门房、上房均已拆除,偏院通长均140米。该大院对于研究清代大型组群建筑有重要价值。走进贠家大院,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石雕,大门的两侧是一对石狮子,雄狮高大威猛,威风凛凛。雌狮秀气温和,仁

上屯药王庙

上屯药王庙,位于灵宝市豫灵镇上屯村,2002年灵宝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庙始建于乾隆十二年(1747),初建时分大殿、献殿、后殿三部分,由于年久失修,建国后大殿、献殿倒塌,1960年对大殿进行重修。现存后殿为原建筑。药王庙是纪念隋唐名医孙思邈而修建。孙思邈,陕西人,由于对医学和药物学有较深造诣,被人尊称为药王。传说孙思邈早年曾在这里采药加工,为民治病。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医学和药物学家,当地群众捐资修建了这座药王庙。现存庙为硬山顶建筑,面阔三间,长12.7米,进深8.37米,上有砖雕花草纹脊,两侧有吻,前有垂脊,垂脊前有戗脊,垂脊上有兽。屋面以板瓦铺设。梁架上有驼峰,整梁架为彩绘。大门口两侧有石狮,应为同时期遗物,石狮

戾太子冢

戾太子冢又名“汉台风雨”,遗址在今豫灵镇底董村,是古灵宝八景之一。太子为西汉武帝刘彻之子刘据及两个儿子,刘据被立为太子,水衡都尉江充与太子有隙,江充诬陷太子埋木人诅咒皇上,太子依少傅石德之计,调武士处死江充。江充余党苏文诬陷太子造反,武帝命丞相捉拿太子,兵败后太子率二子逃往湖县藏于泉鸠里(即底董村)后走漏风声,地方官员捉拿太子,太子闭门自缢,二子拒捕被杀,父子三人同葬于鸠水边上。第二年(汉征和三年即公元92年),汉武帝醒悟,杀江充,亲来湖县,筑思子宫、望思台祭太子,并将鸠水河改名失儿河,即今十二里河。现太子冢、皇孙冢尚在。 2016年1月,豫灵镇底董村戾太子冢被列入河南省级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杨仲嗣墓

杨仲嗣墓位于灵宝市豫灵镇牧马原村。墓已毁现留墓志一方。墓志为正方形边长0.78米,厚0.15米,徐诰撰文书丹,文共33行,满行33字,首行为“唐故银青光禄大夫前汝南郡太守杨公墓志铭”文载,杨公终于天宝十年二月四日,十月十一日葬文乡牧马原。该墓志记载杨仲嗣家族与文乡县志和唐书记载相吻合,对于研究地方史有重要价值。

麻衣和尚塔

麻衣和尚塔,又名普通塔,位于三门峡市灵宝市豫灵镇堡里村沐珠峪中,麻衣和尚塔,为八角形九重塔,由地宫、塔基、塔身、塔顶、塔刹五部分组成。塔坐东北,面向西南,塔身正面上部有神龛,塔身两面各有一石碑题记,一方为宋代至道元年题记,一方为明代成化十一年普通塔记,两方题记均已被盗。根据乾隆十二年阌乡县志记载:“云华洞,在石舊寺,宋麻衣禅师飞昇于此洞。”关于麻衣禅师,史料记载较少。《山西通志》,《仙释》等资料有记载,但没有详细介绍,他是麻衣相术的创始人,北宋初期人,道教陈抟的老师。云华洞是石舊寺的重要组成部分,石舊寺的创建年代不祥,初名大王院,麻衣和尚到云华洞后,为寺院的发展,作了很大贡献,后改名崇明院,到明代更名石舊寺。传说,麻衣禅师在云华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