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村位于镇政府西南1公里处,东邻大市场,西邻后刘秀屯,南邻纺织厂,北邻三道街。杏花村因依靠杏花山而得名,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杏花村当时叫杏花大队。1980年撤公社变镇时更名叫杏花村。2001年合并村将团结村并入本村,村名仍叫杏花村至今。管辖张家屯、吴秧子屯、许家屯、前刘秀屯、后刘秀屯、王秉刚屯和山东屯。村委会设在五常镇葵花大街。
全村有农户539户,人口2184人。耕地面积5837亩,其中水田面积800亩。
1、张家屯:位于五常市镇政府南3.5公里,村委会东南3公里处。东邻倪家屯,西邻吴秧子屯,南邻杏花山,北邻诚信一社区。清朝光绪年间,从山东闯关东跑马占荒的张汉武来到此地定居生活,使这里有了人烟,随后逐渐有人来到这里,形成屯落。屯名因张汉武而得名张家屯。
张家屯现有居民56户,人口256人。耕地面积400亩,其中水田面积30亩。
2、吴秧屯:位于五常镇南3公里,村委会南3公里处。东邻张家屯,西邻于畔屯,南靠杏花山,北邻许家屯。清朝末年,吴姓哥三个从山东来此开荒种地。因老大不爱劳动,人们就称他为吴秧子。日伪时期归屯并户,将四周教户都迁到该屯后取名为吴秧子屯。
吴秧屯现有68户,人口298人。耕地面积560亩,其中水田面积300亩。
3、许家屯:位于五常镇政府南1.5公里,村委会南1公里处。东邻诚信一社区,西邻王秉刚屯,南邻农场。北邻山东屯。清朝光绪年间,因一许姓人带领他的大家族从河北来到此地落脚,故起名叫许家屯。后人口渐多,形成较大的屯落。
许家屯现有70户,人口190人,耕地面积260亩,无水田。
4、前后刘秀屯:前刘秀屯位于五常市镇政府西南2公里,村委会偏西南1.5公里处。东邻许家屯,西邻高家屯,南邻王秉刚屯,北邻后刘秀屯。后刘秀屯位于五常市镇政府西南1.5公里,村委会西1.5公里处。东邻山东屯,西邻高家屯,南邻前刘秀屯,北邻一粮库。清光绪年间,一个名为刘秀的人带领他的弟弟从河北三河县来到此地开荒占草,定居生活。屯名为刘秀屯。日本侵占东北时,日本人要在这里修建飞机场,把老刘家哥俩撵到现在的前刘秀屯位置,就这样就有了前后刘秀屯之分。
前刘秀屯现有34户,人口140人。耕地面积214亩,其中水田面积20亩。
后刘秀屯现有44户,人口185人。耕地面积230亩,无水田。
5、王秉刚屯:位于镇政府西南2公里,村委会西南2.5公里处。东邻许家屯,西邻莲花村高家屯,南邻杏花山,北邻前刘秀屯。清朝光绪年间,一王姓人名为王秉刚带领全家从河北来到此地开荒占草,定居生活,所以屯名为王秉刚屯。随后几年间,逐渐有人来到此地,形成较大屯落。
王秉岗屯现有110户,人口490人。耕地面积820亩,其中水田面积500亩。
6、山东屯:位于五常镇政府西南1公里处,村委会西南0.5公里处。东邻城市居民区,西邻后刘秀屯,南邻许家屯,北邻纺织厂。清朝中期,一伙人闯关东从山东来此地跑马占荒种田定居生活,因他们是从山东来到此地的,故取名山东屯。
山东屯现有28户,人口106人。耕地面积156亩,无水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