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崇祯三年(1630年),流长乡属息烽守御千户所辖地。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属敷明卫息烽千户所。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改园修文县仁和里。
民国三年(1914年),息烽建县属贵州黔中道,设东、南,西,北、中5区,区下设里,里下设甲,流长属北区。
民国十五年(1926年)秋,订各区名称,北区为六区,驻地流长。
辖4保。
民国二十年(1931年)秋,保改乡镇,六区辖流长镇、茶园乡、甘溪乡、草坝乡、翁伸乡、水尾乡等乡镇。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撤乡建联保。
民国三十年(1941年)10月,实行新县制,撤区及联保,改编乡镇,流长乡为全县10乡镇之一,乡公所驻流长。
1949年11月17日,息烽县解放。
1950年1月7日,建九庄区,又称三区,流长乡属九庄区。
1951年2月,设黑神庙区,称四区,流长乡刘归黑神庙区。
7保改7行政村。
1952年4月,7行政村合并为5个。
1953年,行政村改乡镇,为流长、龙井,茶园,甘溪、新场5乡,属黑神庙区。
1957年4月,茶园,龙井乡并入流长乡。
1958年9月,全县乡镇合并建公社,实行政社合一,新场乡并入流长公社,下辖流长、新场两个管理区,仍属黑神庙区。
同年12月,实行一区一社,黑神庙区改称红旗公社,流长,新场为管理区。
1961年3月,全县恢复区公所建制,又划分为流长和新场公社。
1963年3月,全县将16公社分建为32个。
1965年7月,全县32公社合建为25个,流长,新场仍为公社属黑冲庙区。
1982年9月,新场公杜更名土城坝公社。
1984年3~4月,撤销公社,恢复乡建制。
1987年8月,土城坝乡复为新场乡。
1992年,全县撤区并乡建镇,原王家坪乡甘溪,龙塘2村以及新场乡全部划归流长乡。
2016年4月22日,撤销流长乡,设置流长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