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到宋代,人迹稀少,川黔古道是一条羊肠小道。
沿袭至元天历(1329年),因战争需要整修,至此南北大道定型。
明成化年间(1465—1488年),商贾、行旅、马帮等往返重庆必经“猫儿垭”、酒店垭,属夜郎里五甲,酒店隶由此得名。
明万历二十九年(1599年),隶属四川省遵义府夜郎里五甲酒店垭隶。
清雍正年间,随着遵义府划入贵州管辖。
民国时始,属贵州遵义府桐梓县五保酒店乡。
1950年,贵州解放后,建一个乡为酒店乡,实行军事管制。
1952年,建6个乡,即小水乡、箭头乡、怀国乡、窝凼乡、沿岩乡、酒店乡。
1955年—1958年,并沿岩、酒店为酒店乡,怀国寺、窝凼为天坪乡,小水、箭头为箭头公社。
1959年—1964年初,箭头公社和酒店公社同时并入松坎公社。
1964年—1992年,箭头公社从松坎公社分出来,建一个酒店公社。
1980年7月,酒店公社又分为酒店、天坪两个公社。
1984年后,改为乡,一直沿袭至1992年6月。
1992年7月,撤区并乡,把箭头乡(下辖9个村)、天坪乡(下辖7个村)、酒店乡(下辖11个村)并为天坪乡(下辖27个村)。
2012年5月,天坪乡撤乡设镇,正式更名为尧龙山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