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安里位于洪阳镇区,是清广东水师提督方耀的府第。始建于清同治七年(1863年),分老寨、中寨和新寨(新德安里)三部分。老寨俗称“百鸟朝凰”,中寨为“四马拖车”,三寨相连,里面有祠堂、佛堂、官厅、书斋、卧室、莲池、餐厅、库房、后七座等房屋733间,还有寨前广场、后花园,占地面积约40000平方米,外修“护寨”河,是罕见的府第式巨形建筑群。整个建筑规模之大,构筑之精,造型之美,堪称建筑艺术一朵奇葩。德安里的建筑,集潮汕民居建筑的大全:大祠堂、三厅亘、五间过、四点金、下山虎、驷马拖车、五壁联、独脚狮等。在潮汕见不到或罕见的建筑形式,在这里都能看到。德安里整个建筑组群由三部分有机联系组成,每一部分又是一个独立完整的富于特色的建筑组群,一组“
普宁城隍庙,位于广东省普宁故城洪阳镇东北侧,旧县衙东北约三百米处,与文昌阁毗邻。普宁城隍庙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普宁置县之时,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为古建筑物。城隍是中国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普宁城隍庙是普宁八百余乡共同拥有的,是古普宁县乡民庆贺丰年、祈求太平、联系乡情、结交友谊的民间庙会,是难得的古建筑物,极具文物价值。普宁城隍庙历经明、清两代数次重建、修建。清康熙三十四年,知县赵勉周重修中堂及门楼廊庑。康熙四十八年知县安定枚重建后堂,两廊六司房舍,成为三厅二天井宫殿式古式建筑。计东西宽27米,南北深60米,总建筑面积1620平方米。前厅
方方纪念馆方方纪念馆,建于洪阳文化广场,为四层楼房建筑,面积约2700m。该馆是为纪念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的先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和国家侨务事业的卓越领导人方方而建。方方同志是洪阳镇西村人,青少年时期就追求真理,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1919年“五四”运动时任普宁学生会会长,1926年春转为0党员,历任0潮安县支部书记、普宁县委书记、汕头市委书记、福建省上杭中心县委书记、闽粤赣边区省委职工委书记、福建省委宣传部长兼武装部部长、南方工委书记、0中央香港分局书记、华南分局书记等职。解放后,任0华南分局第三书记、广东省人政府第一副主席、0中央-部副部长、中侨委党组书记、副主任、全国侨联副主席等职务
位于普宁洪阳镇后坑村,因古时该处属乌犁乡,俗称“乌犁塔”。清乾隆七年(1742年)建。是用三合土筑成的风水塔,里面有奇特的内转石阶可登上各层,逐层有窗可眺望。塔檐以红砖叠涩出檐。第七层里面有藻井,塔顶由大葫芦及其上三轮仰莲承托一个千余斤重的生铁铸小葫芦组成,别具一格。培风塔造型古雅,雄伟壮观,二百多年来巍然屹立,为“普宁八景”之“培风宝塔”。塔通高36米,七层,平面八角形,砖土混合结构,塔身则系三合土夯筑而成,在国内诸塔中,实属罕见。塔基边长9.8米,塔座高1.65米,筑九级台阶而上痤台,塔座上下有栏杆,栏杆望柱上刻一对石雁、一对石狮,造型生动。塔身第一层下-边长3.9米,周边长辈31.2米,塔身高31.7米。塔内各层空心,第一层塔
华严寺,位于洪阳镇之北5.5公里,水吼村北侧洪山山颠200米高处,在乾隆至民国期间号称“洪寺幽探”为普宁古“八景”之一。华严寺前围墙环绕,寺门额书“华严寺”三个大字,入门院宇之上大书“普宁慧花岩”五字,门额也书“华严寺”三字。天井之上便是大殿,正中供奉佛界三圣佛像,中间是娑婆世界释迦牟尼如来,左侧为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如来,右侧为极乐世界阿弥陀如来,释迦之前为笑口常开、大肚能容之弥勒佛,两旁为法相庄严的0神韦驮与关羽伽蓝(即关公,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觊在玉泉建精舍,称见到关公。后世佛据此传说,便把关公列入0伽蓝之一供奉。弥勒佛一般供于前殿,此寺无前殿,故供于释迦座前),两侧旁殿供达摩与大颠祖师(达摩为禅宗初祖,大颠为达摩九代法孙),两旁
普宁文昌阁位于普宁市洪阳镇。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知县罗秉琦倡捐兴建。同治壬申(1872年)潮州总兵方耀偕知县张璇主持重修。坐北朝南,三进二天井,面阔13.97米、深57.6米。红砖铺地,梭形大石柱,中厅为抬梁式木结构梁架。后进为二层,高8.2米。乾隆《普宁县志·建署》载:“分司公馆在城隍庙东即文昌阁,康熙六十年知县罗秉琦倡捐建盖。前为厂堂,门廊峻整;后为高阁,上祀文昌神像,其下为燕寝室。计三进共九间,凡使节经临,皆驻于此。”普宁文昌阁是清代抗英禁毒、虎门销烟钦差大臣林则徐病逝旧址,在全市、全省、全国乃至国外知名度都很高。也是普宁市文物保护单位,揭阳市、普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国近代伟大爱国主义者、民族英雄林则徐1785年出生
普宁学宫位于普宁市洪阳镇区,是专门供奉至圣先师孔夫子的庙堂。前临小溪,坐北朝南,布局对称、规则、方正,形成一种极为庄严肃穆的布局形制。前后依次为照壁、棂星门、泮池(已填)、前厅、两厢房与庭院、大成殿、后院与后厅。大成殿高出庭院0.7米,石雕围栏,梭形石柱,为抬梁式木结构。主殿壁面有岳飞题匾“太和元气”。进门西侧有历数百载之“梧桐树”,右侧有一“魏忠贤生祠”,众所周知,阉官魏忠贤死后,人神共愤,建于全国各地的生祠和石像均遭毁坏,而此处生祠和石像尚存,为当今所罕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兼具。学宫中还有古井“龙珠甘泉”。学宫后山有一“惠风亭”,是1925年5月,国民革命军第一次东征胜利后,潮梅地区共青团第一支部的诞生地。普宁学宫始建于明万历
方氏宗祠位于普宁市奉先堂洪阳镇南村南门街内,年代为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类别为古建筑。方氏宗祠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前至照壁,后至后墙滴水,两侧各至墙外滴水划定为保护范围。
方勋纪遊石刻位于普宁市洪阳镇水吼村,年代为清·光绪。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方勋纪遊石刻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石刻四周向外延伸10米划定为保护范围。具体界线以图示坐标为准。面积约314.2平方米。
潮普惠三县军事委员会旧址位于普宁市洪阳镇林惠山村,年代为1927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潮普惠三县军事委员会旧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前面延伸5米,后至后墙滴水,两侧各至墙外滴水划定为保护范围。具体界线以图示坐标为准。面积约269.9平方米。
林则徐旧居(文昌阁)位于普宁市洪阳镇东村,年代为清道光三十年。类别为古建筑。林则徐旧居(文昌阁)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前面及两侧各至墙外滴水,北侧至路边缘划定为保护范围。具体界线以图示坐标为准。面积约882.2平方米。
普宁华岩寺位于普宁市洪阳镇洪山顶,年代为清朝。类别为古建筑。普宁华岩寺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四周各至自墙外滴水划定为保护范围。具体界线以图示坐标为准。面积约1357.8平方米。
昆岗书院位于普宁市洪阳镇昆安村,年代为清朝。类别为古建筑。昆岗书院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四周各至到围墙外缘划定为保护范围。具体界线以图示坐标为准。面积约1154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