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福建省 > 泉州市 > 惠安县 > 螺城镇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螺城镇文化旅游景点

[移动版]

报德祠石刻

报德祠石刻位于螺城镇西北社区科山上,时代为明。石刻存于科山报德祠。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惠安士绅为报答御史刘望海为惠安百姓蠲免租赋之功,集资为其塑生像、建生祠,并立碑颂其德。报德祠石刻包括:报德门匾一方、刘望海石生像一尊、颂德碑两方、石狮一对,均为明代遗存。刘望海石像穿戴官服官帽,端坐捧笏,是刘望海生前原型。祠内保存两方碑刻,颂扬刘望海功绩,碑文分别为明代进士何乔远和惠安举人康士晋所撰。大门门额处有“报德”门匾一方,门外有明代石狮一对,线条苍劲古朴,代表明代南派石雕技艺。报德祠石刻为惠安县第十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南、西、北方向至报德祠围墙,东至报德祠石埕埕沿。

惠安革命烈士纪念碑

惠安革命烈士纪念碑坐落科山公园西侧莲花山下,旁边紧邻惠安革命历史纪念馆。1981年,惠安县人民政府把原葬在城关东门外马山和西门外螺山一带的列士迁至科山西北侧,并建立纪念碑以纪念新民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而光荣牺牲的革命先烈。1998年因科山公园大规模建设需要,又择址科山公园西侧莲花山下另建。纪念碑依山而建,西北高、东南低,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保护面积32500平方米。

红卫水库“魁星像”

红卫水库“魁星像”位于螺城镇西北街,年代为清,类别为石刻,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惠安刘氏民居

惠安刘氏民居的地址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中山北街,具体来说,在团结巷27号。这是一处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景点,被誉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惠安刘氏民居,又名刘望海故居,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是刘望海辞官归里后,朝廷赐予他建造的府第。整个故居占地约4000多平方米,以其独特的“四马拖车”布局而著称,寓意着高车驱马,步步高升。走进这座古民居,你会被其古朴而幽雅的气息所吸引。临街的大门上,刘望海亲笔题写的“侍御总宪”四个大字熠熠生辉,两侧的石狮忠诚地守护着大门。进入府内,你会看到一个长长的缓坡,这是十八级台阶,俗称“十八学士朝莲花”,仿佛让人一步一个脚印,穿越时空,回到了400多年前的明朝。整个故居由四座“五间张”三进的大厝组成,每一进

治山治水纪念碑

治山治水纪念碑位于螺城镇科山东麓,年代为现代,类别为革命纪念建筑物,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科山寺旧址

科山寺旧址位于螺城镇科山,年代为宋-清,类别为古建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平山寺石塔

平山寺石塔位于螺城镇小坪山,年代为元,类别为古建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泉宫龙柱、碑刻、龙泉井

龙泉宫龙柱、碑刻、龙泉井位于螺城镇中山西路,年代为宋-清,类别为石刻,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恺、李慎乡贤祠

李恺、李慎乡贤祠位于螺城镇西北街,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螺城天后宫

螺城天后宫位于螺城镇新亭尾,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中寺

大中寺位于螺城镇梅山村,年代为唐-现代,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林富春墓

林富春墓位于螺城镇新霞村,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墓葬,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科山庄先生祠石刻

科山庄先生祠石刻位于螺城镇科山,年代为明,类别为石刻,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登庸武庙碑刻

登庸武庙碑刻位于螺城镇中新街,年代为清,类别为石刻,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灵惠庙双孔井、石鼓

灵惠庙双孔井、石鼓位于螺城镇王孙村,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云山宫

云山宫位于螺城镇溪南村,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庄承祚故居

庄承祚故居位于螺城镇霞张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何嗣韩墓

何嗣韩墓位于螺城镇石盘村,年代为唐-现代,类别为古墓葬,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螺城东岳庙

螺城东岳庙位于螺城镇北关社区,年代为明-现代,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青山庙碑刻、石狮

青山庙碑刻、石狮位于螺城镇联珠巷,年代为宋,类别为石刻,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