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幸前往名声鹊起的安溪湖头泰山岩风景区,景区坐落于湖头镇西南隅的群山中,给人第一印象颇为别致,当我们进入景区谷地,就感觉开始弥漫在渐趋柔空气扑面而来,让我们开始享受清凉的山水韵味,享受着四周绿树成荫的美好感觉。随着采访的深入,景区负责人介绍:自2004年开始,景区在当地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进行全面的规划,由当地民众及海外乡亲积极捐资、集资重建,目前新建的泰山岩以保持原有建设特色为原则,设有照壁一座,山门三座,其中有空门、无作门为牌坊式重檐歇山结构;无相门为殿堂式单檐歇山结构。进入无相门后可到天王殿,殿体为单檐歇山式,殿中央正面供奉袒胸露腹、笑口常开的弥勒佛像,两侧塑立南方增长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北方多闻天王、西方广目天王,象征“风调
湖头贤良祠位于安溪县湖头镇安溪第三中学内。安溪县湖头镇安溪县三中校园内。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称榕村书屋;雍正十一年(1733年),为表彰李光地而改今名。祠坐西朝东,3进四合院式。一进已废。二进为祠堂,悬山顶,抬梁式木构架,面阔、进深各3间。厅堂外墙嵌大理石碑,镌刻康熙御书“太极图说”及“巡子牙河建坝诗”等,有雍正谕祭文碑;原有碑亭、驮龟已废。第三进为藏书楼。贤良祠的前身为“榕村书屋”,是李光地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命其长子李钟伦建造的,古人形容共“襟带蓝水,背负阆峰,山川灵秀,人文所钟”。李光地曾在此“讲授性理之学,诵读圣贤之书”,留下一段学林佳话。雍正十一年,皇帝为表彰光地冰霜之节操、辅政之忠勤、学问之博洽,追
湖头李氏宅祠建筑位于安溪县湖头镇湖二村、湖三村,年代为清。简介:由世家大厝、六房小宗、二衙大厝、三衙大厝、四衙大厝(含宗兴堂)、李氏家庙与景新堂组成。景新堂建于清末,其他均建于清早期。宅、祠均坐北朝南,合院式建筑。各单体建筑多为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构架,悬山顶,燕尾脊。建筑装饰精美,题材丰富,做工十分考究。保护范围:各单体建筑四周外墙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湖头李氏宅祠建筑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介 绍 李光地故居位于安溪县湖头镇湖二村。始建于康熙37年(公元1698年),为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李光地的府第,建筑面积3120平方米。1986年侨亲李氏昆仲出资修复。交 通可乘泉州-安溪的长途汽车,再转乘前往湖头镇的班车。 门 票/开 放 时 间15元 邻近景点清水岩福建泉州
泰山岩位于湖头镇泰山岩1号,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湖头大成祖宇位于安溪县湖头镇横山村,年代为清。简介:始建于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重建。由前进、中进、后进三个部分及走廊和两个天井组成的合院式建筑。宽23米,进深46米,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后进是主体建筑。祖宇整体规模宏大,布局严谨,精雕细琢,浑然一体。保护范围:向东延伸20米,向西延伸50米,向南延伸20米,向北延伸50米。2018年,湖头大成祖宇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泉州十佳魅力乡村之一。安溪湖头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这里的湖二村则是清代名相李光地故居所在地。湖二村最吸引人的就是它醇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尤其是“李氏家庙”、“新衙”、“旧衙”、“贤良祠”、“宗城土楼”等李光地家族聚居地。这些建筑虽经二、三百年历史,仍然保存较为完好,许多建筑中还保留着碑刻原本,具有较高文物价值。鸡卷、炒米粉、咸笋包、春卷。。。。。。在湖二村,还可品尝用料讲究、制作精细、烹调火候恰到好处、别有一番风味、闻名遐迩的湖头小吃。地址:泉州市安溪县湖头镇。联系电话:0595-23409039乘车线路:泉州——湖头班车;或泉州——安溪专线车,转乘湖头班车。
竹山冶铁场位于湖头镇竹山村炉内角落,年代为宋,类别为古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光坡墓位于湖头镇高山村大贡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墓葬,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宗城土楼位于湖头镇宗城社区河滨西路182号,年代为,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森墓位于湖头镇湖四村上西埔,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墓葬,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邓启元墓位于湖头镇高山村五阆山贡平顶,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墓葬,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湖头兴福庙位于湖头镇前山村草埔头,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坚墓位于湖头镇湖二村碧翠山,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墓葬,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溪古渡口位于湖头镇四角井社区船巷、蓬莱镇美滨村魁美街道内外、城厢镇仙苑村仙苑街1号旁边,年代为,类别为古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振美大厝位于湖头镇竹山村七房29号,年代为,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顶五房小宗位于湖头镇湖二村中山街142号,年代为,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成云洞(李文贞读书处)位于湖头镇美溪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