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为苴族腹地,西周属巴国领地,春秋属蜀国辖区,春秋末期归苴国管辖。
公元前316年秦统巴蜀后,宝轮成为秦国蜀郡葭萌县的管辖区域。
东汉末期属梓潼郡汉寿县辖区。
东晋太元十五年(前390),属晋寿郡益昌县辖区。
西魏划归利州西晋寿郡京兆县辖区。
北周归利州晋寿郡益昌县管辖。
明末置宝轮堡、龙王沟堡、苟村坝堡、梨树屯堡,属昭化县清和里。
1915年,置昭化县宝轮院团区。
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在白田坝建立赤化县苏维埃,在宝轮院建立了区苏维埃。
同年6月置宝轮联保,1940年8月改宝轮联保为宝轮镇,1941年改宝轮镇为宝轮乡。
1945年撤销宝轮乡,建立昭化县宝轮第四指导区,辖白家、建峰、碾子、楼子、凉水、七佛6个乡。
1946年撤销昭化县宝轮第四指导区,划出梨树、小岭、红星、泥窝村,复名宝轮乡。
1947年为昭化县直辖乡,增辖盘龙、曲回、石龙3个乡。
新中国建立后,昭化县将原旧制改为四个县辖行政区,改第四指导区为宝轮区。
1951年10月,昭化县政府迁至宝轮院,改宝轮区为昭化县第一区并复置宝轮乡。
分宝轮乡西境置白马乡,分宝轮乡西南境置白田乡,分宝轮乡东境置郭家乡,分盘龙乡西境置石龙乡,分大朝乡北境置梨树乡。
1952年分宝轮乡西境置石桥乡,分白马乡东境置范家乡。
昭化县第一区直管宝轮乡、白马乡、白田乡、郭家乡、石龙乡、梨树乡、石桥乡、范家乡等9个乡。
1953年撤宝轮乡,建置宝轮镇,只辖三个居委会,将宝轮乡所辖的各村划归石桥乡。
1955年改昭化县第一区为宝轮区,撤石桥、梨树两乡并入白田乡,撤郭家乡并入石龙乡,宝轮区辖1镇10乡。
1956年11月,根据绵阳专署通知,撤销宝轮区公所,所属1镇6乡为昭化县直属乡镇。
1958年,撤销下寺区公所,恢复宝轮区公所,下寺区公所代管的乡划归宝轮区。
1959年3月,撤昭化县并入广元县,复置宝轮区公所,辖宝轮片区8个乡。
1985年广元撤县建市后,宝轮区划归广元市市中区。
同年10月,撤销宝轮区公所、宝轮镇及宝轮、石龙2乡,建立区级宝轮镇,广元市直辖;组建宝轮工作委员会,辖普广、赤化、白马、罗家、范家5个乡和下寺镇。
1986年3月,撤销宝轮工作委员会,所辖的5乡1镇由宝轮镇代管。
1987年1月,由宝轮镇代管的5乡1镇划归中心区公所。
1990年分宝轮镇东境置石龙乡,1991年9月将宝轮镇改建为市中区宝轮办事处。
1992年9月,撤销宝轮办事处,恢复宝轮镇,撤石龙、范家两乡并入宝轮镇,属市中区。
2013年5月将宝轮镇石龙村、肖家村、白龙村划归经开区石龙办事处管辖。
2007年属广元市利州区。
2019年12月23日赤化镇并入置宝轮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