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口遗址(第五批省保)时代:新石器、西周、东周、汉代地址:临汾市翼城县隆化镇大河口村东北大河口遗址位于翼城县隆化镇大河口村东北,面积约80万平方米。大河口遗址位于翼城县隆化镇大河口村东北,距县城约6公里,分布面积约80万平方米,该遗址经考古调查、勘探和局部发掘得确定知为新石器时代、周代、汉代时期。新石器遗址位于西部,西周遗址位于中部,东周遗址位于东北和北部,墓群位于遗址的中部偏北,汉代遗址位于遗址的南部,文化层厚约0.5-2.5米。断崖上暴有灰坑,地面及灰坑内采集有新石器时代的泥质红陶片;西周时期的夹砂灰陶绳纹鬲、泥质灰陶罐残片;春秋时期的夹砂灰陶绳纹鬲,甗、泥质灰陶绳纹盆、罐残片;战国时期的卷草纹瓦当残片及陶支垫;汉代的绳纹筒瓦
古柳环池位于翼城县隆化镇金骨垛村西北,年代为清,为翼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为界,向东约1 米,向南约1米,向西约 1 米,向北约 1 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东约20 米,向南约 20 米,向西约 20 米,向北约20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两坂李家祠堂戏台位于翼城县隆化镇两坂枣园村两坂自然村东,年代为清,为翼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东约20 米,向南约 21 米,向西约 28 米,向北约21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北撖戏台位于翼城县隆化镇北撖村中,年代为清,为翼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为界,向东约1 米,向南约1米,向西约 1 米,向北约 1 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东约20 米,向南约 11 米,向西约 18 米,向北约12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北张天池位于翼城县隆化镇北张村西,年代为清,为翼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为界,向东约1 米,向南约1米,向西约 1 米,向北约 1 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东约28 米,向南约 20 米,向西约 15 米,向北约31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北张庄关帝庙位于翼城县隆化镇北张村北张庄自然村西约100 米,年代为清,为翼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为界,向东约1 米,向南约1米,向西约 1 米,向北约 1 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东约20 米,向南约 20 米,向西约 20 米,向北约20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东亢汤王行宫位于翼城县隆化镇黄家铺村东亢自然村西约200 米,年代为清,为翼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为界,向东约1 米,向南约1米,向西约 1 米,向北约 1 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东约20 米,向南约 20 米,向西约 20 米,向北约20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隆化烈士纪念亭位于翼城县隆化镇隆化村西,年代为民国三十四年(1945),为翼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为界,向东约2 米,向南约1米,向西约 2 米,向北约 2 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东约19 米,向南约 19 米,向西约 20 米,向北约20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杨家河关帝庙位于翼城县隆化镇北张村杨家自然河村西南部,年代为清,为翼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为界,向东约2 米,向南约4米,向西约 4 米,向北约 2 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东约42 米,向南约 27 米,向西约 28 米,向北约28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半坡结义庙位于翼城县隆化镇隆化村半坡自然村东,年代为清,为翼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为界,向东约1 米,向南约1米,向西约 1 米,向北约 1 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东约20 米,向南约 20 米,向西约 20 米,向北约20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西中王汤王庙位于翼城县隆化镇黄家铺村西中王自然村西,年代为清,为翼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为界,向东约1 米,向南约1米,向西约 1 米,向北约 1 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东约16 米,向南约 24 米,向西约 24 米,向北约24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闫紫琴故居位于翼城县隆化镇紫琴村中,年代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为翼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为界,向东以本体为界,向南以本体为界,向西以本体为界,向北约2 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东约20 米,向南约 20 米,向西约 20 米,向北约23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曹村天池位于翼城县隆化镇曹村中西,年代为明,为翼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为界,向东约1 米,向南约1米,向西约 1 米,向北约 1 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东约23 米,向南约 21 米,向西约 30 米,向北约17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紫琴村护院楼位于翼城县隆化镇紫琴村中,年代为清,为翼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为界,向东至本体房屋,向南至本体房屋,向西至本体房屋,向北至本体房屋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东约23 米,向南约 22 米,向西约 17 米,向北约20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裴家垣门楼位于翼城县隆化镇翟北垣村裴家垣自然村东,年代为清,为翼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为界,向东约1 米,向南约1米,向西约 1 米,向北约 1 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东约20 米,向南约 20 米,向西约 20 米,向北约20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裴家垣关帝庙位于翼城县隆化镇翟北垣村裴家垣自然村西,年代为清,为翼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东约22 米,向南约 20 米,向西约 29 米,向北约31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许村龙王庙位于翼城县隆化镇石村许村自然村东南,年代为清,为翼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为界,向东约1 米,向南约1米,向西约 1 米,向北约 1 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东约19 米,向南约 22 米,向西约 23 米,向北约22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唐村关帝庙位于翼城县隆化镇石村唐村自然村东,年代为清,为翼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为界,向东约2 米,向南约2米,向西约 2 米,向北约 2 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东约33 米,向南约 25 米,向西约 25 米,向北约26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石村关帝庙位于翼城县隆化镇石村南,年代为清,为翼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为界,向东约1 米,向南约1米,向西约 1 米,向北约 1 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东约20 米,向南约 20 米,向西约 20 米,向北约20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青城后土圣母庙献殿位于翼城县隆化镇青城村东南,年代为清雍正十二年(1734),为翼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本体为界,向东约1 米,向南以本体为界,向西约 1 米,向北约 1 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东约22 米,向南约 25 米,向西约 73 米,向北约53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青城抗日县政府旧址位于翼城县隆化镇青城村东南,年代为1941 年,为翼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为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东约34 米,向南约 28 米,向西约 59 米,向北约27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朱德路居位于翼城县隆化镇浇底村卫庄自然村西北,年代为1936 年,为翼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为界,向东约1 米,向南约1米,向西约 1 米,向北约 1 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东约20 米,向南约 20 米,向西约 20 米,向北约20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杨得志路居位于翼城县隆化镇浇底村卫庄自然村续青敏东窑,年代为1936 年,为翼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为界,向东约1 米,向南约1米,向西约 1 米,向北约 1 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东约20 米,向南约 20 米,向西约 20 米,向北约20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下石门后土圣母庙位于翼城县隆化镇下石门村西,年代为清,为翼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为界,向东约1 米,向南约1米,向西约 1 米,向北约 1 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东约45 米,向南约 20 米,向西约 25 米,向北约67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下石门马氏祠堂位于翼城县隆化镇下石门村东,年代为清。为翼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为界,向东约1 米,向南约2米,向西约 2 米,向北约 1 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东约20 米,向南约 20 米,向西约 20 米,向北约20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广适村天池位于翼城县隆化镇广殿村广适村中,年代为清,为翼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为界,向东约1.3 米,向南约1.2米,向西约 1.2 米,向北约 1.4 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东约34 米,向南约 21 米,向西约 21 米,向北约21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油庄化石出土点位于翼城县隆化镇油庄村东北约 200 米,年代为旧石器,为翼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为界,向东约50 米,向南约50米,向西约 50 米,向北约 50 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东约200 米,向南约 200 米,向西约 200 米,向北约200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张氏家族墓地位于翼城县隆化镇上吴东村马村自然村西,年代为清,为翼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为界,向东约22 米,向南约22米,向西约 17 米,向北约 19 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东约77 米,向南约 77 米,向西约 72 米,向北约80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高家堡遗址位于翼城县隆化镇大河口村高家自然村北,年代为西周、东周,为翼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为界,向东约50 米,向南约50米,向西约 50 米,向北约 50 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东约200 米,向南约 207 米,向西约 209 米,向北约200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乔家遗址位于翼城县隆化镇大河口村乔家自然村东北,年代为新石器、东周,为翼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为界,向东约50 米,向南约50米,向西约 50 米,向北约 50 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东约200 米,向南约 200 米,向西约 210 米,向北约200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南垣遗址位于翼城县隆化镇北撖村南垣自然村南,年代为新石器,为翼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为界,向东约30 米,向南约30米,向西约 30 米,向北约 30 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东约10 米,向南约 200 米,向西约 200 米,向北约200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上吴遗址位于翼城县隆化镇上吴东村南部,年代为新石器、夏、汉,为翼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为界,向东约50 米,向南约50米,向西约 50 米,向北约 49 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东约199 米,向南约 214 米,向西约 200 米,向北约199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殿儿垣遗址位于翼城县隆化镇广殿村殿儿垣自然村西约500 米,年代为新石器、西周、东周,为翼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为界,向东约52 米,向南约50米,向西约 50 米,向北约 50 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东约207 米,向南约 203 米,向西约 211 米,向北约203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上沟北遗址位于翼城县隆化镇翟北垣村沟北自然村东约800 米,年代为东周,为翼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为界,向东约50 米,向南约50米,向西约 50 米,向北约 50 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东约200 米,向南约 200 米,向西约 200 米,向北约200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浇底遗址位于翼城县隆化镇浇底村东北约 200 米,年代为新石器、东周,为翼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为界,向东约50 米,向南约50米,向西约 50 米,向北约 50 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东约200 米,向南约 200 米,向西约 195 米,向北约200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杨家庄化石出土点位于翼城县隆化镇浇底村杨家庄自然村西南约300 米,年代为旧石器,为翼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为界,向东约50 米,向南约50米,向西约 50 米,向北约 50 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东约200 米,向南约 200 米,向西约 200 米,向北约200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南营底化石出土点位于翼城县隆化镇油庄村营地自然村东南约300 米,年代为旧石器,为翼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为界,向东约50 米,向南约50米,向西约 50 米,向北约 46 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东约200 米,向南约 200 米,向西约 195 米,向北约200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两坂财神殿位于翼城县隆化镇两坂枣园村两坂自然村西,年代为清咸丰二年(1852),为翼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为界,向东约1 米,向南约1米,向西约 1 米,向北约 1 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东约46 米,向南约 26 米,向西约 21 米,向北约24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青城化石出土点位于翼城县隆化镇青城东南约 200 米,年代为旧石器,为翼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为界,向东约50 米,向南约50米,向西约 50 米,向北约 50 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东约200 米,向南约 200 米,向西约 200 米,向北约200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郑注墓位于翼城县隆化镇两坂枣园村枣园自然村西南约500 米,年代为唐,为翼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为界,向东约20 米,向南约20米,向西约 20 米,向北约 20 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东约80 米,向南约 80 米,向西约 80 米,向北约80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沟北党支部旧址位于翼城县隆化镇紫琴村中闫政宗院内,年代为民国十六年(1927),为翼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为界,向东至本体房屋,向南约3米,向西至本体房屋,向北约 3 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东约20 米,向南约 20 米,向西约 25 米,向北约23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高家菩萨殿位于翼城县隆化镇大河口村高家自然村中,年代为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为翼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为界,向东约2 米,向南至本体房屋,向西约 1 米,向北约 2 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东约15 米,向南约 18 米,向西约 17 米,向北约16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大河口金镕书舫位于翼城县隆化镇大河口村中,年代为清道光十八年(1838),为翼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为界,向东约1 米,向南约1米,向西约 1 米,向北约至本体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东约14 米,向南约 19 米,向西约 19 米,向北约14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高家塔位于翼城县隆化镇大河口村高家自然村西约500 米,年代为清,为翼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为界,向东约1 米,向南约1米,向西约 1 米,向北约 1 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东约20 米,向南约 20 米,向西约 20 米,向北约20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燕家庄关帝庙位于翼城县隆化镇南撖村燕家庄自然村南,年代为清,为翼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为界,向东约1 米,向南约1米,向西约 1 米,向北约 1 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东约20 米地,向南约 20 米地,向西约 20 米,向北约20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上石门朱家祠堂位于翼城县隆化镇石门村上石门自然村中,年代为清道光元年(1821),为翼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为界,向东约2 米,向南约3米,向西约 7 米,向北约 6 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东约25 米,向南约 20 米,向西约 22 米,向北约17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西白驹二郎庙位于翼城县隆化镇西白驹村中,年代为清,为翼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东约21 米,向南约 23 米,向西约 20 米,向北约42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下石门牌坊位于翼城县隆化镇下石门村中,年代为清道光十六年,为翼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东约27 米,向南约 19 米,向西约 30 米,向北约11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下石门烈士亭位于翼城县隆化镇下石门村中,年代为1951 年,为翼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东约32 米,向南约 10 米,向西约 25 米,向北约20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下石门南塔位于翼城县隆化镇下石门村南,年代为清,为翼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为界,向东约1 米,向南约1米,向西约 1 米,向北约 1 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东约20 米,向南约 19 米,向西约 27 米,向北约19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下石门北塔位于翼城县隆化镇下石门村北 500 米,年代为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为翼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为界,向东约1 米,向南约1米,向西约 1 米,向北约 1 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东约20 米,向南约 20 米,向西约 20 米,向北约20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苜蓿古垛化石出土点位于翼城县隆化镇浇底村苜蓿古垛自然村南约150 米,年代为旧石器,为翼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为界,向东约50 米,向南约50米,向西约 50 米,向北约 50 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向东约200 米,向南约 200 米,向西约 200 米,向北约200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