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阿镇历史悠久、地势东高西低,旧《东阿县志》记载“东阿古之名邑也。
会盟争战,废垒遗墟,具于经史者不一而足,东阿为南北冲衢,四通八达,东南负山,西北踞河,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东阿镇为古谷城,明清时是东阿县的旧治,东阿县城遗址历历在目。
谷城亦名柯邑。
春秋战国时期,初属卫国,后归齐地,齐桓公北杏会盟,曹沫劫盟均发生在这里,齐王曾派柯大夫尹子奇来东阿治邑。
旧《东阿县志》记载,汉时东阿、谷城二邑并建,也是各据一城。
自从北齐时期,省(去)谷城入东阿,谷城随不置,城已成墟。
谷城邑改为镇,横垣郭门(东阿城东门)。
为避水患,1975年陆续迁于小泰山东麓,1976年,东阿古城基本成为一片废墟。
明洪武八年(1375)东阿县城迁东阿镇,直到1948年隔河而治,县城移居铜城镇后,东阿镇划归平阴县管辖。
1951年又改为平阴五区。
1956年撤区并乡,1958年9月21日为东阿镇,同年10月初调整为东阿公社,1962年1月平阴县与东平县分置,调整为东阿人民公社,同时设立人民公社党委。
1958年10月,东阿、洪范、旧县3处人民公社合并为东阿人民公社,1962年将旧县、洪范两公社分开,1963年1月,建立太和人民公社,是年6月撤销,并入东阿人民公社,驻地东阿城南门里。
1976年3月27日东阿公社设立西城、东城、北市、太平、太和、直沟6个管理区。
1984年5月撤销人民公社体制设区,东阿公社改称东阿区,辖一镇两乡(东阿镇、白塔乡、太和乡)。
1985年9月20日,撤区并乡,东阿镇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