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西丰县 > 凉泉镇

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凉泉镇概况

[移动版]

一、基本情况

凉泉镇位于西丰县正南部,距县城27公里,区域面积12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9420亩。为辽东丘陵地貌特征,地貌结构为“七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全镇总户数4780户,总人口数14284人。下辖10个自然行政村。因地下蕴藏着丰富的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的矿泉水资源,水质甘醇滑润,“凉泉”因此而得名。

近年来,凉泉镇始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依托“天然氧吧”城子山得天独厚自然优势,着力打造绿色凉泉新风貌。2011年城子山被授予国家AAA级风景区。2013年,国务院将其列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更是被授予国家AAAA级景区称号。凉泉镇也于2020年被辽宁省生态环境厅授予辽宁省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省级实践创新基地称号。

同时,积极打造红色品牌,2020年3月,中共西丰县委将城子山列为“西丰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0年4月,中共铁岭市委将城子山列为“铁岭市委党史学习教育基地”“铁岭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1年1月,省委宣传部将杨靖宇抗联1军3师城子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列为第四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示范单位。

二、招商引资

凉泉镇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全面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积极拓宽招商引资领域,大胆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以梅花鹿产业为龙头,巩固中草药材、绿色稻米产业,逐步形成依托“产业+旅游”模式的高质量发展格局,有力地推动了凉泉镇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今年,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走出去”开展招商活动12次,“请进来”客商来我镇考察24次。完成签约项目3个,在谈项目3个,特别是林麝产业园区项目,成功开创辽北林麝产业先河,打造了乡村振兴新亮点。

三、特色产业

凉泉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战略部署,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科学制定发展思路,特别是充分依托“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有利契机,进一步明确发展重点,全力加快发展“7+N”特色产业,并取得较好进展:

1、梅花鹿产业。凉泉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打造生命健康产业集群目标,做大做强全镇梅花鹿产业,现有标准化梅花鹿养殖场3座(其中源育鹿业、佳丰鹿业、北创鹿业3家企业梅花鹿存栏均接近800只)、零散养殖户8户,全镇梅花鹿存栏达2000余只。

2、绿色稻米产业。充分利用碾盘河水质优良优势,采用无化肥、无农药的种植方式,全力打造绿色水稻种植区。3500亩绿色稻田是凉泉镇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天诚才信”稻花香和“涌泉粒粒香”两个绿色稻米品牌更是搭上了网络快车,走进多个大城市,迅速成为市场新亮点。

3、中草药材产业。共500亩中草药材基地,不仅开辟了农民的增收渠道,也让凉泉成为东北中药材市场重要货源地。

4、林下产业。凉泉镇刺嫩芽生产基地、柞蚕生产基地产销两旺。刺嫩芽种植面积达5000亩,柞蚕276把4.14万亩,刺嫩芽、柞蚕保鲜冷库已建设投入使用,实现反季销售,获得高额利润,并申请了绿色食品和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5、食用菌产业。目前,城子山食用菌基地拥有大棚100栋,年生产花菇800吨,而且已经走出国门,出口日本、韩国和俄罗斯,为国家创造了外汇收入。

6、苗木产业。以禹甸村苗木发展为基地,加快推进全镇苗木产业发展。目前全镇苗木种植面积600亩。

7、烟草产业。以保安金叶烟叶合作社为龙头,统筹推进全镇烤烟产业发展。目前全镇烟叶种植面积600亩,烤烟年实现税收30万元。

8、文旅产业。一是发展农业观光体验游。充分利用芍药种植基地,五味子中药园,万亩绿色水稻基地,柳树苗木基地,食用菌种植基地发展农业观光游。二是发展红色基地特色游。以城子山抗日游击根据地为依托,大力宣传“重走抗联路,领悟抗联魂”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开展讲述革命先辈的英雄故事,与党员干部群众一同重走抗联路,重温抗联情等活动。

四、人居环境整治

围绕服务城子山景区,以沿途五个村为主线,辐射南北沟其他五个村。在人居环境和粪污治理上,实行“三自行,一转运”,修建水泥管沤粪池2700座,配备垃圾分类桶2800对,每个村建设垃圾分拣房1座,从源头抓好垃圾减量工作。同时,建立了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的生活垃圾处置体系。采取购买服务市场化运作模式,将全镇67处固定垃圾点的垃圾交由物业管理公司负责转运到镇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针对167户养殖散户,严格开展村规约束、排查分类、干部包户、建立台账、管好院内、分散堆放、长效监管的“七步工作法”,采取覆土覆膜或一坑一池方式暂存,引导农民在自家地头堆放,待秋收后统一上地,开春还田。截至目前,共投入资金28.9万元,清理农村生活垃圾2275吨、村内沟渠8公里、农业生产废弃物375吨、三堆7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