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辽宁省 > 丹东市 > 凤城市 > 爱阳镇

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爱阳镇概况

[移动版]

爱阳镇位于凤城市北部,北纬40°49′53″—41°04′22″,东经124°18′12″—124°32′03。东与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灌水镇接壤,南与石城镇、大兴镇毗邻,西与赛马镇相连,北与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蓝河峪乡相交。2021年设凤煤、顾煤2个社区,辖爱阳城、潘家、邵家、獾子背、东新、龙道、三合、施家、顾家、丛家、富家、徐家、太河、富国、新开岭15个行政村、124个村民小组。全镇总户数10003户,总人口32736人,其中城镇人口5734人、乡村人口27002人。民族有满族、汉族、朝鲜族、蒙古族、锡伯族、回族等,其中满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0%。

区域地处山区地带,地貌特征属辽东山地丘陵地貌类型,地势北高西低。东西长17公里,南北宽25公里,总面积365平方公里。主要山峰有牡丹顶、喜鹊岭。牡丹顶(满语地名。牡丹,满语弯弯曲曲的意思)在龙道村北8.4公里处,主峰海拔1056米,是宽甸、本溪、凤城三县(市)界山,俗称“犬吠三县闻”之山。主要河流有叆河、三岔河、旧帽山河。旧帽山河发源于本溪满族自治县与凤城市之间的分水岭,流经爱阳镇东新、顾家、三合、富家、富国、潘家等村至太河村汇入叆河,流域面积310.1平方公里,流长30.94公里,属鸭绿江水系。耕地面积5.8万亩,林地面积43万亩。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林下中药材、大棚、山野菜、冷棚甜瓜、食用菌及养鸡、养猪、育肥牛、绒山羊等特色种植、养殖业遍布全镇。水资源较为充足,有大小河流75条,地表水以大气降雨为主要补给,以地上径流和蒸发的形式进行排泄,水位埋深3.5~5米,含水层厚度0.85~3.1米,一般厚度1.5~2米。国家级公路饶盖线(G229)与省级公路本宽线(S206)在境内富国村交接。矿藏资源有煤炭、花岗岩、铅锌、铁、方解石、石灰石、紫砂土等。名胜古迹有位于爱阳城村的明朝叆阳堡古城址、叆阳城北1.5公里的明朝镇朔关遗址、爱阳镇与宽甸满族自治县交界处的明朝辽东长城、清朝柳条边遗址。镇朔关建于1469年(明成化五年),为辽东长城第一关,清朝修柳条边时改称爱哈(满语,琉璃)边门,因地近叆阳城又称叆阳边门。1936年4月30日,杨靖宇将军率抗联部队在东新村大东沟设伏,历经4小时战斗击败伪军邵本良部。1946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在新开岭地区歼灭号称“千里驹”的国民党军队第25师,俘师长李正谊及以下官兵6200多人,击毙团长以下2100多人。1986年10月,新开岭战役胜利40周年之际,在富国村驻地庙东堡北部山岗上建新开岭战役纪念碑。2007年10月,新开岭战役纪念碑被丹东市国防教育委员会评为“丹东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1年4月,新开岭战役纪念碑被辽宁省委命名为“辽宁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镇政府驻地府前街98号距凤城市88公里。